
深秋時節,山林盡染,地處甘肅環縣山城鄉的山城堡村,在暖暖的陽光下顯得多姿多彩,不遠處的銀西高鐵,不時有動車組列車疾馳而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每一趟動車組列車從這里疾馳而過時,總會鳴響起嘹亮的風笛聲,這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迎水橋機務段銀川動車運用車間的動車組司機們,在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長眠在山城堡的革命英烈們致敬。年輕的動車組司機李金榮說:“每次鳴笛致敬革命英烈,一種責任感就會從心里升騰起來,駕駛動車組也會更精心!”

每天駕駛動車組列車在銀西高鐵上飛馳的動車組司機們,都與承載著雷鋒精神的火車頭—“雷鋒號”機車有或深或淺的淵源,銀川動車運用車間副主任宋磊,曾經是“雷鋒號”機車組的第13任司機長,他說:“‘雷鋒號’機車是培養動車組司機的搖籃,車間里的一百多名動車組司機,有三成都駕駛過‘雷鋒號’機車,全部都會‘雷鋒號’機車組自創的乘務員標準化作業操,熟練掌握了‘雷鋒號’機車組的十項作業標準,隨便找一個動車組司機操縱普速客車牽引機車都是示范樣板,這就是‘雷鋒號’機車給的專業自信。”




2020年12月26日,銀西高鐵建成通車,銀川動車運用車間的動車組司機們還對山城堡不甚了解,只知道它是銀西高鐵旁的一個普通山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動車組司機吳杰在網上查找黨史資料時,才發現這個小山村很不平凡,便告訴了車隊黨支部書記蘇希剛。
山城堡地處陜甘寧交界處。1936年11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成功打贏山城堡戰役,殲滅國民黨軍第1軍78師主力。這場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有力指導的結果,也是紅軍主力會師后的革命洗禮,使蔣介石“剿滅紅軍于立足未穩”的企圖徹底破產,為開辟陜甘寧根據地創造有利歷史條件。
“山城堡戰役的意義這么重大,我們應當用充滿儀式感的方式緬懷長眠在那里的革命英烈,賡續紅色血脈。”在車間黨總支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方案研討會上,蘇希剛提出自己的想法。“組織動車組司機到山城堡戰役紀念館接受紅色精神洗禮。”“暑運開始了,動車組司機沒法集中呀!”總支委員劉萬喜提出的建議被否決了。“每趟動車組到那里都鳴一次笛,長期堅持下去,賡續紅色精神血脈的效果絕對好!”車間主任石建明的建議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從6月16日開始,每天16趟動車組經過山城堡,風笛聲都會嘹亮響起,值乘的動車組司機雖然目不斜視,卻在心里緬懷革命英烈,吳杰說:“鳴笛的時候,感覺跟往常很不一樣,肩上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駕駛動車組,動作出現一絲一毫的偏差,都會自責呢!”
山城堡地處陜甘寧交界處。1936年11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成功打贏山城堡戰役,殲滅國民黨軍第1軍78師主力。這場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有力指導的結果,也是紅軍主力會師后的革命洗禮,使蔣介石“剿滅紅軍于立足未穩”的企圖徹底破產,為開辟陜甘寧根據地創造有利歷史條件。
“山城堡戰役的意義這么重大,我們應當用充滿儀式感的方式緬懷長眠在那里的革命英烈,賡續紅色血脈。”在車間黨總支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方案研討會上,蘇希剛提出自己的想法。“組織動車組司機到山城堡戰役紀念館接受紅色精神洗禮。”“暑運開始了,動車組司機沒法集中呀!”總支委員劉萬喜提出的建議被否決了。“每趟動車組到那里都鳴一次笛,長期堅持下去,賡續紅色精神血脈的效果絕對好!”車間主任石建明的建議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從6月16日開始,每天16趟動車組經過山城堡,風笛聲都會嘹亮響起,值乘的動車組司機雖然目不斜視,卻在心里緬懷革命英烈,吳杰說:“鳴笛的時候,感覺跟往常很不一樣,肩上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駕駛動車組,動作出現一絲一毫的偏差,都會自責呢!”


一列列動車組列車往返馳騁在銀西高鐵,一聲聲嘹亮的風笛聲在山城堡響起,一次次莊重緬懷山城堡戰役的英烈,激勵著動車組司機們奮力追逐交通強國夢,山城堡村也在全域旅游的賦能中振興起來,脫貧致富奔小康是對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動車組司機萬小峰說:“高鐵開通后,來這里參觀的游客越來越多,村里人也吃上了旅游飯,我們也為山城堡的鄉村振興做出了貢獻。”
銀西高鐵橫跨陜甘寧,太中銀鐵路與它同在銀川火車站這個起點上,每天早晨7時整,HXD3D型0035號“雷鋒號”機車就會準時在這里連掛7531\7534次“小慢車”,開始日復一日的太中銀線往返跑,現任司機長念盼說:“我們每天從銀川出發沿太中銀線運行到中衛站,乘務員換班后再原路返回,運行里程689公里,運行時間16小時。”
“雷鋒號”機車組組建于1989年,是繼“毛澤東號”、“周恩來號”、“朱德號”、“黃繼光號”之后,第五臺以人名命名的機車。在32年的漫長歲月里,數代“雷鋒號”機車組成員自覺以雷鋒為榜樣,努力當好雷鋒傳人,個個都是安全運輸生產鏈條上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也把“雷鋒號”機車打造成了安全生產放心車、節約生產標桿車、技術創新示范車、服務旅客溫馨車、振興鄉村先鋒車,截止2021年7月20日,“雷鋒號”機車組已安全運輸生產11541天,安全行駛453.4萬公里,安全運輸旅客562.6萬人次,先后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先進集體”等41項榮譽。

弘揚雷鋒精神行車育人,是“雷鋒號”機車組成員不變的初心,他們在不斷刷新安全運輸生產成績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千里鐵道線上吹起了一縷文明新風。32年來,“雷鋒號”機車組成員義務獻血累計3萬多毫升,為汶川、玉樹等災區捐款捐物價值8萬余元,給貧困地區小學生捐贈圖書和學習用品580余套,持續資助4名銀川市困難家庭的學生上學。
進入新時代以來,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為更好弘揚雷鋒精神,充分發揮“雷鋒號”機車組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打造“政治引領的高地、干部培養的搖籃、人才培育的基地、攻堅克難的堡壘、形象展示的窗口”為目標,持續加強“雷鋒號”示范教育基地建設,構建起“黨建品牌+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雷鋒號”機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人民鐵路為人民,振興鄉村有擔當。新時代的雷鋒傳人們,雖然有的駕駛動車組列車,有的依然駕駛“雷鋒號”機車,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他們奮斗的目標緊緊凝結在一起,那就是全神貫注操縱好每一趟列車,讓銀西高鐵推動陜甘寧的經濟“版圖”快速擴張,加速與中部地區經濟融合,讓更多的鄉村變得富裕和美麗;讓太中銀鐵路沿線的鄉村村民利用“雷鋒號”機車牽引公益慢火車的便捷和低票價優勢,用勤勞的雙手增加錢包的厚度,在參與鄉村振興中把家園建設的更美好。“雷鋒號”機車組司機趙燃說:“以前,我們牽引的小慢車裝滿了脫貧致富夢,現在裝滿了鄉村振興夢,想到這些就覺得無論多辛苦,都得一絲不茍地駕駛好機車,讓列車安全正點運行,只要坐到駕駛室里,就得把助力鄉村振興的這件實事一點不差地辦好!”
(圖文:程杰 王勇 陳仲玉)
責任編輯: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