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州出發,跟我的小伙伴一路來到拉卜楞寺,四個小時,哇,終于到了,一眼看過去,好多喇嘛,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喇嘛,一路邊走邊拍,最多的就是轉經筒的人,可能是入鄉隨俗,基本來到這里的游客都會去轉經筒(當然也包括我們)。

整個拉卜楞寺被經筒包圍著,盛是雄偉神圣,為了拍張全景來到山頂,首先來張合影,接著打開無人機拍攝,整個景色,盡收眼底,美極了。下山之時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里不可以使用無人機拍攝,只好刪掉了照片(提醒大家這里不可以使用無人機哦)。

繼續前進??撇菰?,一路上都是虔誠的人們,炎炎烈日,他們雙手合十,五體投地,三步一磕頭,就這樣一步步丈量著大地,親眼見到他們,你會被這種虔誠震撼到,來到??撇菰?,我的小伙伴們激動的大步奔跑時,略感空氣有些稀薄,因為無法暢快的呼吸,才想起來這里海波三千多米哦!一路看過去,遼闊無際,全是天然牧場,即是牧場,定少不了策馬奔騰,無奈,我的小伙伴們都不會騎馬飛奔,只是騎著馬溜了一圈,這時已近黃昏,騎在馬背上,看著奇美無比的夏日夕陽,這種感覺妙不可言。


第二天,來到碌曲尕海,一眼看不到邊的碧綠湖水,岸邊五顏六色的各種野花,有大雁、海鷗、水鳥和好多不認識的鳥類,四周全都是大牧場,這里可騎馬奔跑,也可拍鳥捉魚,一句話概括:這里明明就是大海呀,不知道為什么叫尕海。


第三天來到郎木寺,這里是藏傳最早的佛教圣地,門票30元每人,心中竊喜好劃算哦,如果你一直以為郎木寺是一個寺院,那就錯了,他是一個很純凈美麗的小鎮,一個來了你就不想再走的地方,因為這里離若蓋爾花湖很近,所以轉了一圈之后就繼續向花湖前進,花湖門票100元每人(根據季節略有調整),買票之后離湖中心還很遠,要坐大巴車過去,湖中心開著一種很美麗的白色小花,聽到旁邊有人開玩笑說,這是水性楊花吧,其實不是的,(水性楊花并不是一句俗語,而是一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植物)大巴車的窗外,一望無際,綠草茵茵,藻類植物特別多,(時間充裕,這里可以玩一整天)由于時間緊迫,就向下一站出發了,到扎尕那已是傍晚時分,索性就住在了扎尕那。



第四日,在扎尕那,這里是一處被時間遺忘的原始小鎮,有一種不經意的遺世獨立,此刻,你只想張開雙臂,放空身心,給視覺和心靈超脫般的感受,隨意拿起相機按下快門,就是一副風景美如畫,站在高處俯視下面,你會被眼前的景色驚到,這里四面環山,草木青翠,清凈優美,用“須彌翠色”形容最是恰當,突然覺得沒有好好讀書,是最大的過錯,因為一時之間竟找不到詞語來形容這里的靜,這里的美,可能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吧。


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一路繼續前進,完全就是字面意思,這里就是一座天然完整的石城,一路上都是陡峭險峻的石頭路(這里地圖上沒有,導航也找不見,石城中也無信號,完全摒棄了外面的世界,只能憑借偶爾經過的游客跟牧民問前面還有沒有路,不是問路,而是問前面還有沒有路),繼續向上,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車程,依然是石山,石路,石城,走在這里你會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為任何一處,任何角度,都是一副完整的畫面,看著這最原始的自然環境,你會不知道應該從哪里開始拍照片,哪怕是坐在車里,車窗經過的每一處,都是美的讓人“心曠神怡”,可能是雨多,濕度大的原因,一路還看到了很多晾曬架。最可喜的是扎尕那這一路都不要門票,走完石頭城的山路,已經太陽落山了,站在山頂,凝視剛剛走過的一路風景,還是久久的不愿離去。






咕咚一聲,肚子餓了,在野外,汽車的引擎蓋就是最豪華的餐桌,拿出簡單的熟食,可能是餓了的原因,這一餐格外的好吃,第五日,走完卓尼,整個旅程基本結束了,午時,已踏上了回蘭的路。